南京照相馆 (2025)
南京照相馆 (2025)
南京照相馆 (2025)
导演: 申奥
编剧: 许渌洋 / 张珂 / 申奥
主演: 刘昊然 / 王传君 / 高叶 / 王骁 / 周游 / 杨恩又 / 原岛大地 / 王真儿
类型: 剧情 / 历史 / 战争
制片国家/地区: 中国大陆
语言: 汉语普通话
上映日期: 2025-08-02(中国大陆)
又名: 吉祥照相馆 / Dead To Rights
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剧情介绍:
《南京照相馆》定档 8 月 2 日全国上映,这部由申奥执导,刘昊然、王传君、高叶、王骁等实力派主演的历史片,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真实罪证影像,以 “照相馆” 的独特视角还原那段惨痛历史。影片不仅还原了日军的滔天罪行,更讲述了一群普通中国人在极端环境下冒死保存罪证、传递真相的感人故事。在抗战胜利 80 周年之际,它用震撼的画面和深刻的人性刻画,把民族记忆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。
照相馆里的罪证:日军自拍的屠城 “铁证”
电影最震撼的地方,是揭露了那些罪证照片的来源 —— 竟然是日军为了炫耀屠城 “战绩” 自己拍的!首支预告里,导演把日军换相机胶卷和子弹上膛的镜头混剪在一起,暗示他们把屠杀当 “荣誉” 拍下来的行为,本质就是对受害者的 “二次伤害”。
影片还原了多个真实历史场景:参与 “百人斩” 的日军狰狞合影、城门下 “胜利” 留影的刺刀寒光、尸横遍野的街道、江边被机枪扫射染红的江水…… 这些画面都基于真实影像创作,课本里那些照片背后,藏着触目惊心的真相。
日军暴行后还想掩盖真相,胁迫百姓拍 “亲善” 照片粉饰太平。“刺刀下的全家福” 海报就再现了这一幕:照相馆的人被刺刀包围,强装平静的脸上全是恐惧,被迫摆拍虚假的 “和谐” 画面。
小人物的抗争:冒死守护历史真相
故事围绕躲在吉祥照相馆的普通百姓展开。1937 年 12 月南京沦陷后,这群手无寸铁的人把照相馆当成 “安全屋”,被迫帮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时,在暗房里发现了记录屠城暴行的罪证。
影片从邮差阿昌(刘昊然饰)的视角展开:他冒充学徒,在日军翻译王广海(王传君饰)胁迫下冲底片,白天和毓秀(高叶饰)假扮夫妻迷惑敌人,晚上跟老板老金(王骁饰)学冲印技术。当同胞遇难的照片在显影液里清晰显现,他们从恐惧求生到决心抗争,开始谋划把罪证送出南京。
刘昊然说:“灾难面前,每个人的家国情怀都会被唤醒。如果南京成了炼狱,活着还有什么意义?他们传递的不只是罪证,更是民族的希望和对正义的坚守。” 这群小人物在日军眼皮底下保存照片的行为,成了黑暗历史里的微光。
电影原型来自 1938 年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、吴旋冒死保留照片的真实事件。导演选 “照相馆” 这个小切口,用普通人的生死抉择展现宏大历史,还原那段烽火岁月。
历史与艺术的平衡:细节里的匠心
主创团队筹备数年,总监制傅若清带队研究历史档案,走访学者和幸存者后代,收集数千份资料,力求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。影片用前沿特效技术,反复比对历史资料,还原了众多罪证场景。
预告片开头用南京童谣 “小小子,坐门墩儿...” 的童声,搭配战火画面,用纯真与残酷的反差,瞬间把观众拉回 1937 年的南京寒冬,既增强了代入感,也凸显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。
演员阵容亮点十足:刘昊然首次挑战战争片复杂角色,王传君继《孤注一掷》后再演反派,高叶、王骁的群像戏也很精彩。刘昊然为演邮差阿昌,查了大量小人物故事,还特意学了那个年代邮差的习惯和体态。
影片 2025 年 2 月 15 日开机,4 月 9 日杀青,仅用 54 天拍完,原名《吉祥照相馆》后改名。从预告和海报看,它在历史还原和艺术表达上平衡得很好,既有震撼的场景,也有细腻的人性刻画。
铭记历史:给今天的警示
2025 年是抗战胜利 80 周年,《南京照相馆》的上映意义特殊。它通过 “罪证保卫战”,把宏大历史放进普通人的抉择里,既是还原真相,也是守护民族记忆。
南京大屠杀中,30 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遇害,无数妇女被蹂躏,城市三分之一建筑被毁。但日本右翼至今想否认历史,影片用日军自己拍的罪证照片,为驳斥历史修正主义提供了铁证。
百姓冒死保存罪证的故事,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屈。就像导演说的:“想通过照相馆的小切口,展现历史中鲜为人知的抗争。” 这些小人物的选择,正是千万中国人抗战的缩影。
作为商业片,它用更直观的方式给年轻人传递历史:课本里的照片在电影里变得立体,让观众知道 “发生了什么”“照片怎么来的”“普通人付出了什么”,这种多维度呈现比单纯讲事实更有教育意义。
在国际形势复杂的今天,铭记历史、珍惜和平更重要。《南京照相馆》不仅揭露罪行,更是映照人性的镜子,提醒人们警惕军国主义复活。8 月 2 日,走进影院,见证不能忘却的历史,感受小人物在大时代里的人性光芒。
大家都在看
发表评论
